感谢组委会给我这样的机会介绍一下中国的远程卒中的建设跟老龄化的建设关系,我们国家的老龄化进程非常快,从2000年开始进入快速上升的阶段。2050年能够赶上所有欧美国家的老年人,老龄化进程带来的是疾病,老龄化这种疾病会引起脑卒中的发生,在上面八点里面只要有三点有危险因素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曾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都是脑梗的高危人群,我们国家发病趋势是8.7%速度在增长,到2020年每年新增370万人,我们国家脑卒中跟国际上不一样,它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特点,在脑卒中里面失血15%,中国40岁以上的脑卒中超过一千万,无论是出血性卒中,所谓出血性脑卒中是脑管破裂造成缺血,进展非常迅速,它是一个急症,我们国家的脑卒中四高特点,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防控,根据这个现状,卫生部在2010年成立了脑卒中筛查防治工程委员会,首先在宣武、安贞、上海华山成立了首批基地医院,筛查发现早期脑卒中,在三年的时间里面已经成立了300多家国家的脑卒中的防控基地医院,这样的流程推动我们国家脑卒中防控事业的发展,无论是筛查数量,无论是内膜波托治疗的数量都在明显的增加,卫生部的领导多次到基地医院听取脑卒中防控经验,针对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特点,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大家知道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血管堵塞,随着这个缺血时间的延长,这个脑组织逐渐就坏死,我们每分钟缺血会减少190万个神经细胞,每小时耽误就会有1.2亿的神经细胞受损伤,因此它治疗的关键是争分夺秒,恢复脑卒中的血流,使脑组织维持生命。我们中国的脑卒中溶栓不足3%,符合溶栓条件病人里面能够接受治疗的比例近有5%,我们国家溶栓的比例差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体系不完善,第二个组织化的管理不够,第三个北京和周边地区的医疗水平不平衡,北京城市交通堵塞以及文化和患者信任问题,导致我们国家患者溶栓比例非常低,尽管在宣武、天坛、安贞大的医院也经历了完善的溶栓抢救流程,患者从发病到一系列的评估进行溶栓,进行治疗最后患者能够恢复,进入康复单位,这样的流程是很完善,但是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进行这样的抢救治疗,三小时以内的脑缺血可以通过输液溶栓,三小时以后的发病希望患者必须通过手术治疗,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救治,静脉溶栓方法很简单,黄金时间只有三小时,适应症与禁忌症的把握,成功与风险并存。要是溶栓不恰当同样是闭塞,通过溶栓成功由于出血可以导致病人的死亡。
最近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个体化的溶栓治疗使更多的患者能够使血管再通,有近50%的患者恢复工作和生活。国际上通过远程卒中的发展经验表明,远程卒中是提高溶栓比例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远程的网络能够指导乡村社区医院能够进行溶栓治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经验。这样的一些研究结果在国际上多个地区都证实是安全,同时能够使远程患者溶栓比例增加,在彼得堡地区溶栓比例增加百分之百。欧洲把远程卒中作为一个指南,美国也把远程卒中作为一个指南,通过这个远程网络可以对患者进行查体,甚至可以观察他的眼球瞳孔变化以及面部表情也可以进行细微的评估,这样的话能够满足我们对患者溶栓检查的标准。
对远程卒中对信息的传输完全满足的诊断要求,对于社区治疗患者的比例以及他的电话进行咨询的比较都显示出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远程卒中不但可以对急诊溶栓进行指导,我们国家成立了远程卒中这样的机构,由专家组参加,有国家的远程卒中中心,最后通过平台把这些信息集中到国家远程卒中,它治疗的成功性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的把控。
PPT 这是国家远程卒中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包括部长以及四个院士,专家委员会的这些委员包括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影象科、康复科,执行委员会秘书长依托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这是是我们培训24小时服务团队,远程卒中必须争分夺秒,必须有24小时服务的团队,这是国家的远程卒中中心,这个月18号也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启动仪式,全国几百家将会跟这个远程中心进行连接,进行人员的培训,进行手术的指导。今后将以宣武医院为中心,通过英特尔跟美国的彼得堡大学医学中心进行联线,同时与我们的基地医院进行联线,进行72小时的服务,指导他们进行手术和康复治疗。这是我们开发的中国的远程卒中的会诊系统,是基于专业视频网络和国家卒中数据库的会诊系统。这样的系统建立以脑卒中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人员培训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包括静脉溶栓、包括介入溶栓、包括手术治疗,包括支架介入治疗以及出血的患者手术治疗和康复患者进行指导,今后有这样的团队华人卒中论坛,欧美包括中国在内的每年五十到六十个具有高职称的专家每年在中国进行讨论国家脑卒中防控策略和研究策略。
远程卒中将远程医疗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发展远程卒中是提高我们提高脑卒中比例,提高溶栓有效手段,加强脑卒中网络医院的建设,完善我们国家脑卒中的防控体系,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将会发生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