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活动 > 智能养老瞭望-首页 >

服务于老年人的技术产品具备广泛的普适性,对全体人群都可能带来益处

编者按:2024年4月25日,“银发浪潮下的产业涌现——老龄社会30人论坛暨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六周年庆典”在京成功举办,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理事长田兰宁博士当选为老龄社会30人论坛轮值主席,并在主题为“科技创新与智慧养老”的圆桌对话环节发言,本文对田博士论点进行整理发布。

 

Q1

请围绕科技创新和智慧养老,

谈谈有哪些有意思的产品和服务

 

在科技创新在养老领域的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会显著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我预测特别是在提供心理慰藉等方面,人工智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养老机构普遍采用了无感式的监护技术,能够在不打扰老人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监测其各项生理指标,接下来的关键便是如何确保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借此机会,我想与在座的年轻技术精英分享一个观点,即服务于老年人的技术产品往往具备广泛的普适性,不只局限于老年群体,事实上它对全体人群都可能带来益处。如今面对老龄社会的各种议题,每年都有新的挑战浮现,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关键技术问题正在悄然得到解决。科技创新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时期,涌现出大量实用的产品与服务,甚至让人人都期待能够享受到这些先进的养老科技。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确保科技发展的普惠性,确保在追求盈利的同时,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不会感到被边缘化或成为被掠杀者。理想的科技产品应价格合理、使用简便,并能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普及,唯有如此,一个技术能够被普遍采纳和运用,才能称得上是科技对人的最大贡献

 


 

Q2:

如何在科技更好发展的同时,

弥合代际数字鸿沟?

此外,围绕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

的意见》中提及的“健全数据要素支撑”,

对政府政策引导有怎样的想法和建议?

 

数字鸿沟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或许与科技公司的伦理与价值观有关,坚持“科技向善”的理念至关重要。不可否认,疫情以来,科技公司在适老化技术和信息无障碍方面做出了显著改进,网站改造较以往有了较大提升,这已成为业界共识。然而,科技公司是否坚持以向善为宗旨来研发产品,这一点应成为其核心经营理念。科技企业必须明确自身使命,拒绝利用老年人的弱势地位谋求利益,即使这种行为有可能带来丰厚利润,也不能违背向善原则。例如,针对某些诱骗老年人付费的游戏插件现象,科技界应当达成共识,每年重申并签署相关契约,通过行业自律加以限制,坚决抵制不良商业行为。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将庞大的科技产品资源和生产能力转化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实际应用。以我国为例,虽然在产品数量上可能暂时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迅速弥补差距并非难事。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制造能力与养老服务需求有效结合,当前的鸿沟主要体现在如何将制造能力和产品设计有效融入到老龄社会不断发展各阶段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协调工作有待完成,亟需明确由社会组织来承担这一职责。

 

为此,从去年开始,我带领养老院院长们(我称之为养老信息官)参观科技公司,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探讨技术与数据为照护现场带来哪些改变。虽然他们日常更多关注于人的服务需求,但他们同样渴求高效的技术助手以及迎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服务与产业升级。目前这些工作刚刚开始,我也观察到科技公司在创新过程中付出艰辛努力的同时,往往迫切需要明确实际需求所在,而目前恰恰缺乏一个有效的桥梁角色来帮助科技公司来开展协同创新的工作。因此,社会组织应当扮演这样的角色,通过补充和完善相关工作,使现有的科技生产要素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真正服务于老龄化社会

 

来源:老龄与未来

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2  京ICP备2022027975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园博园南路1号渡业大厦 邮编:100081 电话:159011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