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活动 > 联盟通讯 >

【热点关注】人越老睡得越少吗?老年失眠不容忽视


    人们总以为,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自然会减少,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老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需要睡眠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他们每天往往要睡8-9个小时才够。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见老年人夜间的睡眠时间经常只有5-6小时,但他们会在白天用打瞌睡或浅睡的方式来补充夜间睡眠时间的不足。

    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生理性因素
    大脑是众多神经细胞的高级中枢,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人体神经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老年人神经细胞日益减少,自然就会影响大脑功能而引发睡眠障碍,而失眠则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脑部器质性病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量减少,引起脑部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

    全身性疾病
    进入老年后,人体各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病变和慢性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有些疾病会对睡眠构成不利影响:

    1.如前列腺肥大、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夜尿增多可扰乱睡眠;

    2.慢性肺部疾病造成的肺功能降低,通气换气不足极易致使失眠发生;

    3.因某些疾病引起的疼痛或瘙痒也会显著影响睡眠;

    4.某些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又会反过来加重失眠,如老年人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利尿剂、抗甲状腺激素药物、类固醇和中枢兴奋药等,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在服药期间应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药物调整。

    精神类疾病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群中有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人。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病症,与失眠有很大的相关性,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伴有失眠症状。

    心理社会因素
    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均可引起老年人的失落、不安、怀念、忧伤、烦恼、焦虑、痛苦等情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都可能使老年人产生失眠。

    生活调适
    为了远离失眠困扰,日常生活中老人的自我调适非常重要:

    1. 白天少睡,增加活动。老年人白天除了午睡30~60分钟之外,要尽量保持清醒状态,以保证夜间的睡眠质量。

    2. 饮食合理。晚餐宜清淡,不过饱,不饮酒或少量饮酒。

    3. 睡前少看电视。最好用热水洗洗脚,可使全身放松易于入睡。

    4. 自我按摩。可帮助入眠。

    助眠穴位天天按
    印堂穴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用中指螺纹面按揉2分钟。

    太阳穴  眉稍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

    安眠穴  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用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2分钟。
 
    涌泉穴  足底纵向正中线的前1/3凹陷处。先用手掌小鱼际肌来回摩擦左右足底皮肤,以足心发热为度,再用左右手拇指螺纹面交替按揉涌泉穴2分钟。

    注意事项
    每天一次,在临睡前进行效果最好;

    按摩头面部穴位时手指的力量不能太重,因为过强的刺激反而无助于睡眠;

    自我按摩时可选择播放一些助眠的音乐,以营造一个舒缓神经的环境。


作者:施明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失眠专科

(来源:健康用药)

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2  京ICP备16005488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园博园南路1号渡业大厦 邮编:100081 电话:159011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