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2015社会创新周在大栅栏开幕
2015社会创新周在大栅栏启动 (摄影:丁沁)
6月5日上午,2015社会创新周发布会暨大栅栏社会创新展启动仪式在北京大栅栏西街举行,并举行了芯世界-大栅栏社区创新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标志着2015社会创新周正式开幕。
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作为社会创新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一直致力于搭建跨界合作平台,联合国内外优秀的创新资源,系统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共创美好的城市和生活。由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和英特尔共同发起的2015社会创新周,将于6月13-14日在北京9剧场举行,通过演讲、工作坊、放映等各种活动,为来自全球的创客、创变客们提供独一无二的创变体验。
“近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导致了诸多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我们亟需以创新2.0的思维联结政用产学研,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应对当前挑战。”英特尔中国首席责任官杨钟仁表示,我们亟需联结全球各界的领袖,探索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我们亟需释放草根创新的潜力,把社会问题解决在萌芽中;我们亟需借助企业界的优势,助力社会创新;我们亟需把创客向创变客引导,共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和社区。
本届社会创新周发起方之一宝马基金会中国代表崔峤认为:“社会创新周的组织理念、与中国业界优秀资源的合作方式和我们的宗旨不谋而合。”她表示,宝马基金会将支持新兴思想的理解与合作渠道,拓展负责任的青年领袖网络,连接社会各系统的交流。
本次展览展出了由芯世界联合社企流、煎蛋网、创思客等社会创新领域的伙伴机构共同搜集的101个社会创新案例,覆盖了文化创新、公益创新以及智慧城市等领域。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3D打印义肢和别有风味的食物;将雾霾的数据转化成音乐,“听”出空气的浑浊;用静电吸附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将其变为高端珠宝。
地处北京市中心的大栅栏社区如同老北京城的缩影。陈旧的建筑,混乱的搭建,逼仄的邻里关系……这些困扰大栅栏社区的问题同样威胁着老北京的城市肌理。此次展出的“给房子装个插件”专题中,收录了大栅栏的 “房中房”、“胡同泡泡32号”、“在顶楼加一层太阳能公寓吧”等案例,展示了国内外创变客用小创新改善大问题的实践。这些生动的实例对大栅栏社区乃至中国的城市发展都有极佳的参考价值。
“从2011年起,大栅栏启动了基于渐进式微循环改造的旧城城市有机更新计划,逐步通过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新实践,以打造更具特色的大栅栏街道。”大栅栏街道王志忠主任说。
社区创新实践基地的成立,将以社区作为社会创新参与者的实践基地和场景,让信息技术对接社会需求,共同实践社会创新的新路径。“与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合作设立社区创新实践基地,是一次新的尝试,我们也欢迎更多创新的机构一起加入到大栅栏,共建和谐社区。” 王志忠表示。
今年社会创新周的发起方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和支持合作伙伴:琉璃厂建设指挥部、大栅栏街道、宝马基金会、力度传媒、集酷创展和93号院博物馆的代表共同启动了社会创新周。
背景介绍
关于芯世界
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始于英特尔公司和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2010年1月发起的芯世界公益创新奖,着重探索公益创新理念的普及和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回应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实践,芯世界公益创新奖创办以来,仅第二届,有超过382个优秀项目参与,除了提供资金支持,芯世界还组织了社会创新之旅、社会创新七步走等能力建设项目,从方式方法到实践经验两个层面推进社会创新模式的发展。2012年,芯世界发起首届社会创新周,面向公众宣传创新的公益模式,吸引公众以更有趣、更专业、更可持续的方式了解并参与公益。
2013年6月芯世界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为一家独立运营的非营利机构,继续整合跨界专业资源,支持由公益组织、社会企业以及个人驱动的优秀社会创新模式。芯世界专注于挖掘中国社会创新潜力,通过支持创变客、促进科技、人文与社会的跨界协同合作、促进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产生从而催化中国社会创新生态圈。
关于社会创新周
社会创新周(Social Innovation Week,简称SIW),是由北京芯世界社会创新发展中心发起,联合国内外优秀的社会创新实践者,通过多种创意互动活动搭建的一个跨界协作平台。以此协助政府获取更多科技文化服务民生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让参与者分享并交流实践经验,彼此激发社会创新行动力,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让社会组织从业者能从更跨界、更系统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解决方式;让企业更好地从用户视角出发,进一步关注人的需求,更多参与社会影响力营造。
社会创新周自2012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其中2014年社会创新周以“联结”(Connect)为主题,把社会创新实践者、支持者和观众联结在一起,用科技、人文领域的视角,聚焦城市和社区里的社会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
关于创变客
创变客(Changemaker)最早由美国的国际型社会创业家支持公益机构Ashoka提出,在13年社会创新周,由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对“创变客”这一概念进行了本土化使之广泛传播。创变客(Changemaker)是指这样一群人----他们自信、不为自己设限,能运用社会支持,寻求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激发、完成改变。他们有四个共同特征:有同理心、有团队精神、有领导力、有创变精神。在中国已经成为以及最有可能成为创变客的群体是 25 岁-45 岁之 间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他们可能是工程师、设计师、艺术家,可能是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公益人。
大栅栏社会创新周及社会创新周更多资料,请联系刘静:lj@cinnovate.org13810399291
(来源: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