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 联盟动态 >

阿里巴巴梁春晓在SSIDC养老服务信息化论坛发言稿:互联网推动社会创新


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年,从1995年开始到现在,20年的时间,这20年的发展也走过很多阶段,我们对它的认识也从最早仅仅把它作为一个工具,到后来把它作为一个渠道,到现在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构成一个新的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在目前这个时代,我们思考所有的问题,包括养老服务在内,都离不开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时代背景,这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

最近这些年,从企业到政府到社会,都在不断的强调一个信息经济,强调互联网经济,强调新经济,强调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这些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原来的很多东西都要重新思考,都要重新考虑。
 

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本身对这个时代的影响也开始逐步进入第三个阶段,刚开始表现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之后紧接着它表现为一种经济创新。

在经济创新这个领域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新的企业的诞生,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生态,包括在互联网领域里面的BAT等等都是这样经济创新的结果。每一轮的技术发展都是经过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创新之后,必然进一步向社会的各个方面延展和影响,互联网也不例外。所以当去年一提出互联网+,就迅速得到了全社会的响应,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从涌现到扩展的阶段,已经开始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我们进入一个社会创新的阶段。

这就是我们今天在理解互联网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性特征,不仅仅是技术创新,也不仅仅是经济创新,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的社会创新。这种社会创新,从具体来看,有三点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第一、未来整个社会新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也不仅仅是一个渠道,而是一个我们踩在脚底下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机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区域都离不开的一个基础设施,在这个基础设施之上,会产生各种各样大的变化。

第二、新的要素。新的要素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数据,数据的重要性,现在在各个行业里面都要充分的展现出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是主要靠资本和劳动力,而是靠数据为社会创造他的价值。我们的养老领域,同样有大量的数据等待着我们去开发、挖掘,去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第三、构型的变化理解当今互联网,从结构方面看到的重大变化就是以分工为核心转向以大规模协作为核心,这意味着什么?比如现在互联网的平台,动辄就是几千万用户,几亿用户,淘宝上每天有几千万笔交易,像这样大规模的协作,在以前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是不可想象的,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模式,新的结构来应对它,而不是简单的把工业时代、农业时代熟悉的方法搬过来用。 

这样的技术进步,在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我们现在面临新的社会创新,这个社会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呢?

本质上是两股力量的合流,第一股力量就是互联网的影响力,它的影响力太大,突然就影响了整个人类,这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人类有史以来所面临的最大一个技术进步。

另一个方面,我们目前也面临包括老龄化、生态环境、贫困、残疾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样的社会问题与技术进步合在一起,就出现了一种可能性——我们这个时代可能有新一波的社会创新正在到来。 

这个想法并不是凭空的,大概在150年前,大家看人类社会就经过这个阶段。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同样在享有工业时代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的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个时候的社会创新,是我们现在正在享受的,比如幼儿园,比如社会保障,都是那个时候的社会创新,还有很多很多的社会创新,是在上一波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产生的。 

150年后的今天,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和类似的社会问题,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老龄化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end-

 

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2  京ICP备16005488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园博园南路1号渡业大厦 邮编:100081 电话:159011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