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DC核心委员CEO:畅谈养老服务信息化创业创新(上)
郑州大象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泰:
非常感谢SSIDC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分享。大象公司最早开始于1995年2月份,那时想做互联网,但是郑州的土壤不适合,不太成功,所以改成运营商;2008年开始,响应商务部的文件开始搞家政,在做家政的过程中开始关注到养老;从2009年开始闷着头做养老,把其他业务剥离,只要跟养老没关系的“不看、不听、不问”,引起了股东和员工的不满,从2009年一直走过来;2010年开始从单纯地做居家养老信息化一点点过渡到做一些信息化平台的运营;从2013年开始做一些社区养护型机构。所以大象通信可以说是一个IT企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养老服务提供商。
现在大象的主体主要分三块,第一块是养老服务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一类面对政府,养老行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包括采集行业信息,形成动态的监管能力,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更好的福利资源分配,这里面包含养老机构信息化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也包括高龄补贴的管理;第二类是针对养老机构的业务的管理信息化,还针对社区、从事居家上门服务的企业,包括家政企业提供一些服务对象和服务过程的管理;第三类是提供一些行业资源整合的工具。
第二块主要是以社区为依托,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通过智能化手段,提供智能化养老解决方案。河南各地各级民政局开展养老信息化的工作进行得不顺利,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未富先老”,老人消费能力、消费意愿还不足;二是专业的养老机构数量很少;第三是基础养老服务设施薄弱。基础设施的匮乏,专业人才的缺失造成了先进的养老信息化技术水土不服。“养老信息化如何运营?服务怎么落地?”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从2013年,我的精力就放在实体建设和队伍建设上,我们的核心理念是“虚实结合,智慧养老”,以实体为支撑,以信息化为手段,以人才和资本作为推动力量,最终希望能够为养老产业发展实实在在地做出一些贡献,为老人的晚年生活来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现在,我们的社区养老机构在河南做了4个,协议签了12个,估计明年年底能够形成1300-1400个床位的实际容量,还属于创业期和发展期。我觉得从IT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充分与专业养老机构结合起来,去了解养老机构实际应用场景、服务对象、具体服务内容以及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来源,这是非常必要的。之前一次开会时曾经提出过几个基本原则:“技术要适用”、“产品要实用”、“机构要易用”、“老人要乐用”、“产品接口要通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
山东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立波:
大家好!我对北京很熟悉,在北京待过19年,2009年回到山东创立了蓝创。讲到养老,蓝创是一个新兵。我们是一个IT企业,与英特尔的IT等部门建立了非常深的战略合作关系。
去年,我们针对信息化养老的现状做了一套方案,入围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也报到“发改委民生重大应用示范”。刚才听到刘总的分享,我有一种感触,“养老”和“信息化”应该做一个排序。蓝创作为一个企业,要创造蓝海,对于激烈的竞争一定会避开。我们进行了分析,蓝创未来运用信息化手段首先要服务于哪一类老人?用什么样的模式去服务?我们的定位是,确定了“医护养一体化”。医的方面与医疗第三方合作,我们做数据的采集和运算,为老年人提供纽带服务;第二是通过医的层面,我们与英特尔合作,做出一套网关的方案(大概十月份能做出来),真正地把一些需要智能化服务的老人先服务起来,真正地用互联网模式去适应老人。
我们的产品将于十月份上市,九月份小批量生产,一共三样东西:一是可穿戴设备,包括白天的手表和晚上的腕带,重点监测凌晨一点到七点之间老人心口的问题,因为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水分很少,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很高;二是床旁的东西,让老人很方便地与其交互,类似于机器人的前身;另外还有一个电视机,是老人的客厅系统。这三样东西基本上把智能家居和老人联系在一起,做出这样一个模式。
到今天蓝创还是养老行业的新兵,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天津湃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聪:
大家好!我们公司成立的时间并不长,我此前在国外的大学做研发和教课,2012年回来,是天津市“千人计划”的专家。我们公司本身叫“爱迪尔”,湃讯是全资子公司,主要做的事情是基于个人健康大数据和智能医疗的云平台,所有的服务产品都是围绕这个平台来进行的,这是湃讯的核心使命。其实养老这个行业对我们公司来说是健康大数据和智能养老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也是我们现在主攻的方向。刚刚英特尔宋继强总监讲的规划与我们的不谋而合,现在我们机器人也有,周边的一些终端产品也都有,也形成了一个架构,只是机器人由于没有英特尔的新型芯片的支持,在人机互动方面没有那么全面。我们基于云服务,把老人的健康数据收集起来,能够及时地掌握生理的,甚至是心理引发的生理的变化,从而进行分析、处理。
我认为,我们公司作为一个技术企业,是为传统企业做助力,我们不能主导任何产业,进入到这个产业智能赢发挥我们作为催化剂的作用。比如针对现有的人员缺乏、资源缺乏的情况,我们希望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使服务能力扩大。我们这套解决方案一方面针对养老院、急救中心、医院。我们的产品既可以说是老年康复产品,也可以说是智能家居的终端产品。这样,我们把两个方面的资源都调动起来。
进入这个产业本身我们是带着一定的使命,人都是会老的,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我们享受到的服务是不一样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将来我们的父辈,我们这一代甚至我们的孩子老了以后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生活的质量会更高。
谢谢大家!
北京金坤科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肖登坤:
首先,很高兴也很感谢能在这次的沙龙上认识大家,今天是我们成立后的第683天。我做这个企业很偶然,因为之前作为华为的高级专家,很少回山东老家看父母,有一次母亲得了脑血栓起不来了,就在家里待了5个多月。我从18岁离开家,在部队20年,感觉欠父母的很多,后来自己开发了一个小系统,在北京能实时看到他们。之前在部队时,有些战友牺牲了,他们的父母我也常去看望。所以我感觉养老赚钱不赚钱是一回事,但是是一件善事。于是我动员爱人把家里经营十多年的印刷厂卖掉,投了5000万来经营这个企业,之前一直在赔钱,有正式的订单是在今年5月6号到8号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上,到现在签了将近21个订单。
为了研发这套系统,我到日本、丹麦和瑞典考察了21天,我们现在这套系统是建立在六个安全、六个方便、一个效率的基础上,首先保证老人的生命安全。前段时间河南、湖南、黑龙江、重庆的养老机构都发生过老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的案例。养老信息化必须建立在保证老人的生命安全、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物品安全、精神安全和医疗安全等方面,为老人、家属、机构、护工和社会等提供方便。
养老信息化的标准制定很重要,我希望标准不仅是由教授来定义,应该是所有参与的企业来定义,由制造信息化产品的企业来共同讨论数据模式、数据接口。第二方面,关于市场,我认为政府应该作为一座桥,一条船,把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介绍给用户。作为一个企业,如果不盈利是一种耻辱,盈利肯定也是回报社会。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不是竞争者,而是合作伙伴。我认为要生存,必须建设生态环境,和政府、所有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创造养老事业的辉煌。
谢谢!
南京索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明飞:
首先,非常感谢SSIDC组织这次沙龙。我2005年-2008年曾在日本做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后来回国后做智能手机研究;2010年我出差时父亲生病了,突然发现父亲真的老了,但是当时在公司不能长时间请假回家,所以辞职回家;之后开始创业,刚开始不是做养老,而是做非常火的手机游戏,但是这个市场竞争也非常惨烈;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到了日本,在日立研究智能老人定位,这项技术在国内最早用于监狱,后来发展到养老。
中国真正的养老元年是2014年,8月份国务院发文推动产业发展,国内在逐步地老龄化,去年12月老龄人口数量是2.17亿。在数据统计方面,各个政府部门、各个地方、各级部门的数据标准不同,存在信息孤岛,无法形成互通互联,甚至同一个企业或养老机构,不同部门使用的都是独立的系统。我们公司经过5年的研究,建立了“1131”:一个数据库、一个云服务台、三个演示系统(居家、机构、社区)、一个商务平台,建立一个细分领域的生态系统。我们会与各个厂商联系,做一个公共开发平台,就像建一条高速公路,与各类服务商、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我们创业的目标,一是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让老人健康、快乐地生活;二是希望整个养老的产业链能够合作共赢;三是希望通过各个核心委员和企业,为社会和政府提供一点参考意见,逐步建立起养老产业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最终达到国家标准。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