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日本老龄社会新观察”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主办,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担任此次活动协办单位,联盟理事长、思德库研究院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发起人及轮值主席田兰宁博士发表专题讲座——“日本老龄社会新观察”。联盟视频号、搜狐视频、一刻talk、苇草智酷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近10万。
田兰宁博士分享了最近一个月在日本的考察观察成果。首先,她着重展示了日本照护领域的关键数据:预计到 2040 年,日本对照护人才的需求将攀升至约272万。此外,她还提到在乘坐日本地铁时,一份刊载区政府财政预算通知的报纸引起了她的注意。通过对报纸数据的初步分析,田兰宁博士发现,该区域的照护需求已超越医疗需求。这一现象充分反映出,在日本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照护所需费用之高昂。
随后,她结合日本街头的实地见闻展开分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公示的“生涯学习”课程、独自搭乘交通工具的高龄女性、商铺中陈列的老年创业者商品、社区活动站举办的长者手作展…… 这些街头独有的鲜活场景,引发了她对老年生活本质的深度思考。田兰宁博士由此引申出一系列高龄生活哲学,在她看来,老龄社会的核心启示在于——老年人不仅仅是“照护对象”,更是“生活设计者”;老年,自我的表达,一个完全的新的自我;人在任何年龄段都具备发展潜能;从空间构造到饮食起居,老龄社会需要对生活维度进行系统性再创造;老龄社会并不意味着商业活力的衰退,而是需要所有与人类相关的设计进行全新再设计。
在主题分享尾声,田兰宁博士围绕 “认知症友好社区构建与应对策略” 提出深刻思考。她剖析了认知症对策的发展趋势,指出需实现四大关键转变:从医疗转向社会支持,从机构照护转向社区化服务,从偏见歧视转向尊重包容,从单一治疗转向预防为主。谈及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田博士着重说明,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一种 “生活方式工程”,体现着社会对人类未来的包容与关怀。她进一步提出,帮助认知症患者的核心,在于让他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保有尊严的同时,持续为生活赋予价值与意义。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学术总监王俊秀主持。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参与此次专题研讨会的成员有:龚炳铮、李佳、马旗戟、袁瑞军、原新、张新红。与会嘉宾围绕老龄照护、银发关怀、养老制度设计与技术应用等话题进行了内容丰富且深刻的探讨。
最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马旗戟为田兰宁博士颁发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主题分享感谢状。
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2 京ICP备2022027975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园博园南路1号渡业大厦 邮编:100081 电话:15901123013